打造应用场景创新“首发市”!央媒、省媒聚焦珠海这些方面
珠海首家整机生产人形机器人项目动工;
全国首个LNG绿色智算中心启动;
珠海叩响新质生产力的大门,布局AI与机器人新赛道,抢占“智”高点。
《南方日报》报道,日前,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发布了头部批珠海市2025年度创新应用场景能力清单和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以两份清单叩响新质生产力的大门。当更多“首创”“首例”在珠海诞生,这座城市不仅将实现自身能级跃升,更将为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场景驱动创新的珠海范式。
《南方日报》报道,近日,珠海举行新质生产力系列项目签约活动,招引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落地。竞技产业新赛局,珠海机器人上天、下海、进厂,大有可为。
南方+客户端报道,3月5日,广东省天链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在富山工业园举行奠基仪式。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18万台谐波减速机、5000台机械臂、3000台人形机器人,成为珠海头部家整机生产人形机器人的企业。
新华社客户端、《南方日报》报道,3月2日,香山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在珠海高新区正式揭牌。该中心搭建场景发布、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技术转移全链条服务体系,首创场地支持“双免机制”。
新华社客户端、《南方日报》报道,仅用全市4%的面积,创造出全市约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多项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3月,以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恢复独立运作一周年之际,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发展答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2月28日,全国首个“LNG冷能综合利用+绿色智算中心”项目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这一创新工程将绿色能源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大湾区产业升级与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点击图片查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今年珠海市教育系统将抓好学校建设、优质均衡发展、教育交流合作、教育改革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AI赋能教育发展六项具体工作,加快建设与珠海城市定位更加匹配的教育强市,以实际行动为珠海高质量发展作出教育贡献。
《南方日报》报道,近日,珠海市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珠海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将“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住房”转用为保障性住房。
分线管理政策落地一年琴澳敲开深度融合大门
超2万名澳门居民赴横琴生活就业;横琴加快打造国际知名的文旅会展产业高地;“地球一小时”中国主场活动落地横琴……合作区这片土地上充满生机与活力。
《南方日报》报道,3月1日,全国首创的分线管理政策落地横琴期满一年。“澳门+横琴”深度绑定的红利如何持续释出?从合作区居民和企业家的“三本账”中,或能敲开深度融合的大门。
南方+客户端报道,日前,2025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文旅会展业通风会在横琴市民服务中心举行。来自横琴文旅会展业界代表、珠海市旅行社行业协会代表、澳门低碳发展协会代表以及澳门展贸协会代表等逾120人参加活动。
《南方日报》报道,3月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在横琴国家湿地公园举办“第三届横琴自然周暨地球一小时发布会”,宣布将于本月分别举行“第三届横琴自然周”及“地球一小时”两个大型环保公益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由珠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