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融湾江门蓄势待发
举世瞩目的国家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工程——深中通道6月30日通车。与此同时,连接港珠澳大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加快建设步伐,将在2024年底建成通车。两座大桥通车后,经深中通道,从到江门新会,从江门台山市至珠海西区,车程仅需30多分钟。位于广州南沙与深中通道对接的南中高速将于今年建成通车,该项目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南中高速通车后,从江门江海区至南沙又多了一条快速通道, 半个多小时可以抵达广州南沙。
记者了解到,江门作为大湾区辐射粤西地区的“桥头堡”,大力构建“桥头堡”交通网络。江门建设“外引内联”的高速廊道,境内13条高速公路里程达616公里。轨道交通方面,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规模为8台20线,可直达北京、香港、武汉、郑州等多个城市。广珠铁路、广珠城轨、江湛铁路已建成,从江门站乘车40分钟可到广州,80多分钟可到深圳;南沙港铁路已建成,客货共线,可直达广州南沙港;深茂铁路计划2028年通车,在江门市内有5个站点,可快速到达深圳。
另外,从江门可90分钟到达周边5个国际机场,距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30分钟车程。目前,江门对接深中通道主要有4条高速公路线路,均通过中开高速。其中,中开高速江门段12个出入口覆盖了新会区、开平市、恩平市,这意味着上述三地的市民可以直接驶入中开高速,经深中通道前往深圳。江门其余地区也可通过其他高速及国省道、快速路等公路,连接中开高速及深中通道。
除此之外,6月30日,在深中通道正式开通的当天,江门市投资促进局举办“跨越湾区 ‘桥’见未来”——江门招商团队深中通道首跑仪式,7支首跑深中通道招商队伍获授旗,在全市范围启动新一轮百日招商攻坚行动。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招商队伍代表参加了首跑活动,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驻深招商组按照首跑活动统一安排开展招商。
与此同时,江门还启动新一轮百日招商攻坚行动。6月30日,总投资3.5亿元的江门市银发经济产业园暨广东作为科技生产基地在银湖湾滨海新区启动建设,这是新会落实“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的举措之一,也是银湖湾积极链接深圳和港澳资源、打造智慧新型现代化新区的有效实践。
记者了解到,“双通道”通车,给江门带来了重大机遇。目前,江门正聚焦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以大广海湾经济区为突破口参与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产业融入大湾区,全力创建粤港新型工业化合作示范区,打造大湾区粤港澳合作新的国家级平台。
江门陆地面积9535平方公里,占大湾区的1/6,超过香港、澳门、深圳、珠海、东莞、中山6个城市面积总和,开发强度仅11.65%,可利用建设用地空间大。江门是大湾区具备超100平方公里可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目前正加快建设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蕞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另外,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是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五个主平台之一,规划总面积78.5平方公里。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江门的区域合作方向是“三通道”战略,北通道对接广佛,重点是与佛山的制造业合作以及与广州特别是南沙的服务业合作;中通道东联中山、深圳、东莞,特别是借助深中通道深化与深圳等东岸城市的产业合作;南通道连接珠海、港澳,并通过港澳走向RCEP、走向世界。目前,江门市成为打造大湾区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据了解,新会银湖湾位于江门新会东南部,控制区面积约340平方公里,新会紧抓核心区产城融合,力促澳门国际健康港、爱能森等项目动工,推动产业空间及配套建设,支持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建设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科技园,实现核心区“面”“里”升级焕新,加快打造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新会紧抓“三园”项目落地、建设、投产,整合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财富电镀基地、威立雅高科智谷,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推动珠西集聚区和先进装备产业园提质发展,加快打造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
新会将先行先试,推动“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落地,力争全年引进深圳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携手港澳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加快港邑“双碳”创新创业社区建设。深化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线上预约”“送证上门”等便民举措,持续拓展“跨域通办”服务事项。
今年,江门新会将通过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打造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加快园区产业载体空间建设,做优建强北部江门新会智造产业园。强化新能源电池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申报省特色产业园。推动大泽镇、司前镇加快融入全市城镇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中部珠西科技新城建设,全力打造国际产业集聚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珠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