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莅临亿融创服进行招商交流
2023年01月16日,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莅临亿融创服进行招商交流合作,亿融创服创始人兼CEO李强进行热情接待并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副部长 杨双奇(左)亿融创服创始人兼CEO李强(右)
首先,李总向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介绍了亿融创服的业务范围、运营模式等。亿融创服致力于打造国内知名的创业、产业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企业、服务机构、政府、园区等资源,以及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财税、法律、办公场地、融资、上市咨询等创业服务,为政府、园区提供产业咨询、产业招商、基金运营等产业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企业创业成功。
随后,李总介绍了亿融创服的产品服务,着力于地方政府的产业招引服务,承办创投活动、创业赛事。
目前亿融创服主办或承办了近百场资本对接会、政府招商推介会、创业大赛、科创板资本对接会,截止2022年12月,亿融创服共服务了
100多家服务机构以及120余家地方政府
浙江衢州、厦门市、佛山顺德、成都青白江区、成都天府新区、江苏扬州广陵区
等多地政府达成产业招引合作。通过亿融创服平台举办的资本对接会中,共计
的区位交通和产业布局等情况,并就下一步双方在招商领域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珠海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54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19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完善珠海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不断完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园区联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高新区已形成包括唐家湾主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富山科技工业园、珠海市航空航天产业园、横琴高新科技研发园区的“一区多园”架构。2020年,高新区“一区多园”实现营业总收入318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033家,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第19位。
高新区主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亿元、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8亿元、增长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亿元、增长9.2%,创新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达535家,占全市1/4,聚集了上市公司18家、独角兽培育库入库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9家。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3亿元,同比增长15.1%。
作为珠海的“东大门”,高新区地处“黄金内湾”和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蕞前沿、蕞关键的区位,同时也是深珠合作的桥头堡、示范区。高新区主园区占地面积175平方公里,北面与中山市接壤,东面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京港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轨道贯穿境内,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北上广州110公里,距离深中通道落脚点2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澳门18公里。未来将形成与广州地铁相接、与深圳跨海相连、与港澳紧密联通的交通布局,实现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打造“外联内畅”交通体系。
珠海高新区正实施新兴产业集聚工程,紧扣特色集群、重点项目抓产业,做大做强“3+3+1”产业体系。一是做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二是壮大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实施区块链、6G、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珠海芯”从1993年起步,珠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位列全国前十,全省第二。高新区主园区作为珠海市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汇集全市近70%的相关企业及技术人才,涌现了全志科技、炬芯科技、英诺赛科、英集芯等一批知名企业。拥有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等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方软件园是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聚集了金山软件、远光软件等一批优质企业。
高新区主园区作为全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地,聚集了健帆、亿胜、普米斯等业内过百家高质量发展企业,形成了血液净化、基因重组药物、生命监护、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试剂、植/介入医械等六大特色产品门类,近五年年均增长率超20%。
高新区主园区致力打造华南地区规模蕞大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和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区内有ABB机器人、英搏尔、云洲智能、纳睿雷达、安联锐视、日海智能、智迪科技等代表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珠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