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珠海金湾产业园区这样布局!
导语:“投资金湾”主要为政府单位、工业园区等工业地产机构提供优质的招商服务团队,以“产业先行”作为核心策略,以招商引资为核心,利用高效的团队和自有的资源,深入研究国内外产业布局、科技变革和企业投资动态,精准引进业界龙头、创新技术和知名品牌,制定针对性产业规划方向的招商方案,开展精准招商。
近日,《金湾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机制优化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带来一系列“新模式”“新保障”“新机制”。
依据《方案》,金湾区将依托“5+2+N”现代产业体系,打造“7+3+1”产业园区布局,擦亮“工业强区”金字招牌,成为金湾区的响亮答案。
根据《方案》,金湾区将在原七大工业园区(联港工业区、生物医药区、精细化工区、石油化工区、装备制造区、航空产业区、游艇产业区)基础上,布局建设半导体产业园、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区、高端打印设备产业区三大新园区,并加快完成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为金湾区建设成为珠海产业发展主阵地,提供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方案》指出,金湾区将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在园区建设方面的参与度,并重点与市属国企在更多领域寻求合作。其中,金湾区将充分依托市属国企在金融、配套、运营等方面的资源,吸纳更多国企力量参与到金湾区“7+3+1”产业园区布局的建设中来。
未来,金湾区将广泛接触市属国企,依托成熟的投融资渠道和建设管理能力,拓展金湾园区建设资金来源,高效推进时间紧、要求高的重点园区项目建设。
同时,积极谋划具有经营性质的园区配套建设项目,特别是满足园区企业需求的生活性配套项目,以市场化模式与市属国企开展合作、实现共赢。
在园区建设完成后,金湾区将与市属国企一道,共同探索园区整体开发运营合作模式,力求通过工业载体和配套设施运营收入平衡前期建设投入,形成创新、长效、可持续的园区发展动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定位珠海产业中心的金湾区,将以园区建设为契机承接起更多珠海产业重点项目,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3月16日,《金湾区(开发区)关于落实“产业头部、项目为王”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给出了详细的思路——增容量、扩存量、提质量。这样的思路,也在此次的《方案》中得到细致的体现。
增容量,指的是结合招商引资计划和落户项目需求,制定工业用地整备三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争取每年形成3000亩以上工业“熟地”,并大力推进征收地工作,高效完成“七通一平”配套建设工作。
扩存量,指的是围绕存量用地下功夫、做文章,不断提升现有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和产出效益。为此,金湾区将大力推进违法用地、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健全低效工业用地台账。
提质量,指的是进一步提升精准招商效率,围绕“5+2+N”现代产业体系引入更多重点龙头项目,支持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专精特新”企业或同步实施技术改造的小微企业优先入园发展。
《方案》指出,区、镇两级将统筹力量,发动各职能部门力量,明确各自职责与分工,分别建设不同园区,探索形成“一呼百应”式的多部门联动机制。
新材料产业区、装备制造南区,以及南水镇内其他零散园区将由区级统筹建设,具体由区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应急管理局和危化品监管局与南水镇协商并提出园区配套建设需求,向区建设局、农业农村水务局、高栏港生态环境分局等部门“派单”实施建设。
生物医药区、航空产业区、游艇产业区,以及三灶镇、红旗镇、平沙镇内其他零散园区,将由各镇根据园区现状和企业发展需要,实施园区建设工作。
联港工业区、高端打印设备产业区、装备制造北区分别由红旗镇和平沙镇负责建设,相关市政道路及路灯、绿化等配套的建设经费将获区级补助60%。
半导体产业园和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区两个新设园区将由区级统筹建设,具体由区经济发展局根据产业招商和项目落地的需要,提出具体的园区配套建设需求,并向区相关部门“派单”实施建设。
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同样将由金湾区负责统筹建设,具体由区综保事务局提出园区配套建设需求。
在园区建设完成后,保障园区长效运行,同样需要精心谋划。《方案》指出,区城管执法局将负责制定《金湾区城市管养职责划分》,并由区、镇两级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工业园区管养工作,保持园区良好环境和高水平综合配套,长效保障园区顺畅运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珠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