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斗门将设立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
设立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
这一消息背后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加速崛起,珠海第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蕞新获批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哪里?
批复显示,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08平方公里,东至磨刀门水道,南至水产南路,西至物流路,北至新环变电站(海龙东路)。
实际上,它正是位于斗门生态农业园白蕉新港片区的“园中园”,原名为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
从无到有,逆势而上,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跑出了非一般的加速度。一年前仍一片荒地;一年后机器轰鸣,全新的智造产业园已从构想中的蓝图落地。
加速崛起的崭新园区,成为代表斗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多次在市、区重点工作计划中被提及,并写进今年2月的市政府工作报告。
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设立,进一步凸显它的发展地位。
全市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斗门目前占了两个,这对斗门多年来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是一种认可和肯定。
全新启航:“三大红利”助力升级!
新的身份,又将带来哪些新机遇和动能?
斗门区政协副主席、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曾志分析称,从申报到批复仅用了两个月,体现了省政府对斗门发展智造产业的支持。
开发区的设立,至少将迎来三大利好。
一、有利于明确园区发展定位,解决园区发展与上位规划不符的问题,保障园区良性发展
二、有利于突破发展要素制约,解决园区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并将园区纳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规划中,争取更多项目、资金等支持;
三、有利于为斗门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更高的平台和载体,大力增加园区知名度和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谋局已定,三年内实现250亿元产业导入!
新春刚过,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即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
园区头部批引进的项目,仅用6个月时间就实现开工。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正负零工程,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明年正式投产。计划全力打造智能湿温度控制设备制造基地,投产后力争产值达10亿元以上。
作为园区开发合作方,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邱晓慧十分看好园区发展。“三年内计划实现250亿元投资额的产业导入,打造2个50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培育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总量和质量上实现新跨越。”
新的一年,力争投资总额再超百亿!
2021年将坚持“龙头+配套产业”模式,瞄准大项目招商,计划引进超30亿元龙头项目1个、优质智能制造项目超10个,投资总额超百亿元。
计划新增投资6.5亿元,新建园区服务中心、人工智能科技港等7个项目,筹建产业配套项目5个,初步形成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交通工程上,G228(黄杨大道)建成通车,新港大道(一期)改造提升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前建成通车;基业大道、华智大道、新港大道(二期)等一批路桥工程陆续启动前期工作。
无疑是对斗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认可和肯定
斗门区域无疑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提升
版权声明:本文由珠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