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引“华丰”进宝鸡——郭鉴明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而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西北大学作家班开始分散创作实习。实习地点由学员各自选择,半年后拿出作品才能毕业,才能拿到学位。随后,全班40余名学员相继离校,有的回到原籍,有的面朝了大海,有的去了青藏高原……宝鸡的六位学员也准备打道回府。散伙那天,我们在陕西省作家协会院子的二楼住了一晚上。次日,准备行囊回宝鸡时,同学刘金玺一摇一摆地进了院子。他毫无表情地说:“创作实习哪里都不去了,就去改革开放的蕞前线,去珠海!”说着递给我一个铝饭盒。我随手打开一看,满满的一饭盒钱。我还迷惑不解时,他以命令的口气说:“把钱拿好,这是机票,下午就飞!”
于是,傍晚时分,我们降落到了有椰林、海浪、香风、珠女的珠海。在与澳门一墙之隔的拱北,开始了我的“创作实习”之旅。
创作实习期间,我采访了《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采访了电影明星庞学勤、采访了青年演员马晓伟、经报告文学作家西农兄介绍采访了白腾湖的企业家钟华生……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混不上饭的时候,就用黄色塑料包装的方便面充饥。由于每天去楼下的小卖铺买方便面,女老板的大眼睛常常投来同情、怜惜和不解的目光。方便面不但充了饥,而且给我节约了大量时间,使我对方便面情有独钟……
南国的空气是香的,海风是软的,音乐是绵的。在珠海蕞高档的银都酒店旁边,有一条大排当小吃街,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闯海者晚上聚集一起“打边炉”。3元钱的双蒸酒一人一瓶,喝得昏天倒地。酒友睡眼朦胧断断续续地说:去平沙!谈方便面!
善于捕捉信息的我,拿着“华丰”方便面的包装袋,第二天就“按图索骥”来到了珠海华丰食品公司,并以记者的身份很快就见到了日理万机的熊毅武总经理。当我滔滔不绝地介绍宝鸡青铜器、法门寺、周公庙、工艺品等时,熊老总一脸茫然,不知所云。我马上觉得套路不对、表述不准。我立即话锋一转,指着墙上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开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陇海铁路和宝成铁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在这个人字的交汇处就是古之陈仓,今之宝鸡……”熊总突然打断我的“演讲”,高声喊道:“宝(鸡)给!宝给!几(知)道几道!”这次我号准了熊总的任督二脉,从小麦种植到成长收获,从仓库管理到磨面加工,从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到西府人的面食文化,以宝鸡人的真诚和智慧,字字透出了诚心,句句显示着期盼。熊总不断的叫人来听,办公室坐不下又挪到会议室,我就像个犯罪嫌疑人坐在这七八个人面对面“接受审查”。他们问煤炭价格、交通状况、投资环境、政府政策、人力资源、饮食习惯等等,我既不是专家又不是官员岂能详细作答?但是我把这些问题在采访本上全部记了下来。我站在投资方的角度说:“方便面本身是一个轻泡商品,有它的销售半径的特殊性,把工厂建到市场上,可能企业的利润更丰厚,消费者更欢迎。”熊总他们虽然当时没有表态,但我已经看出他们的眼睛里射出了光芒。
珠海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海滨城市,熊总的企业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企业。他们安排我参观厂区生产线,体验企业度假村,吃海鲜大餐,泡海中温泉。但我并没有痴迷繁华地,醉卧温柔乡。三天之后,我拟写了一篇长达246个字的电报,给岐山县政府县长赵佩智同志发出。据说这是岐山县有邮电局以来接到的头部份长电文。至今还保存在岐山县档案馆。
我与熊总初步谈定在岐山建立三条方便面生产线。
艰巨而漫长的调研、协调和洽谈开始了。珠海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苛刻条件,诸如:厂房、土地要免费提供,企业要三年免税政策,运输车辆要享受通行特权,食品安全需政府予以跟进和支持,总之要“食华丰、路路通”。可这些都是我这个“拉托”的人所不能企及的,我只能合盘托给岐山。但岐山方面又迟迟不予答复,皇上不急太监急,把我放到了干堎上。
正在我着急的时候,赵佩智县长亲自打来电话说:“政策原则不能动摇,其他条件都可商量。”这个没天没地的话,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我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给熊总不停地真诚地画着一个美丽的圆。九零年春节一过,我又踏上了奔赴南国的征途,一方面创作实习,一方面继续协调方便面项目。
春节时我们就约好赵县长年后亲赴珠海考察,我做打前站工作。正月十六,人们都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之中,我已经进入角色在白云机场接机,但由于西安的航班迟迟不到,我只有傻傻的在白云机场等候。询问时机场答复:西安下大雪飞机无法起飞。让我在机场左等右等熬了两天。正月十七中午,望眼欲穿的飞机终于降落。赵佩智县长着一身银灰色中山装,穿着三接头皮鞋,梳着大背头,风度翩翩意气风发地走出了机场出站口。
“华丰”的专车历时两个半小时把我们接到平沙,熊总热情的设宴招待从西北来的年轻县长。在晚宴上,赵县长与熊总谈的非常融洽。并盛情邀请我们参加第二天他们厂第18条生产线开工典礼。我当时灵机一动,建议将华丰方便面厂在内地建厂的意向协议书在开工典礼上作为一项议程适时签订。我的这项建议立即得到了熊总和赵县长的共同认可。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前来签订在内地建厂的城市还有我们的竞争对手洛阳市。就在我们签订协议时他们还在环岛游,竞争就是如此,我们已捷足先登了。
岐山方面理所当然的盛情邀请熊总团队来宝鸡考察。这个时候,华丰方便面已由宝鸡食品公司采购,开始销售。华丰食品已经走进宝鸡的千家万户。特别是中小学生已经享受上了这个既方便又爽口的食品。
熊总带领六人考察小组于一周后踏上了陕西的土地。他给我说,他就是要看到消费者排队购买华丰方便面的场景,亲眼看到市场。这确实给我出了个难题,既不能弄虚作假还要让熊总看到方便面广阔的销售市场。这的确是个考我的难题。
在岐山现场考察厂址后,熊总一行又到宝鸡看销售市场。就在两难时我突然想到,曙光路宝鸡日报报社家属楼的后面有一个垃圾场(那时候还没有集中垃圾箱)。
第二天早上,我把他们带到了还没运走的垃圾堆前,我指着垃圾堆上一片黄灿灿的华丰方便面塑料包装袋说:“熊总,哪里也别去看了,就看这里,这里就是你的方便面销售市场!”熊总看到如此场景,他已经明白了一切,一个老拳打在我的腰上激动地说:“小郭真有你的,就这样定了。”这一拳打得我好疼、打得我好爽。
送走熊总后我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当时任常务副市长的朱宗柱同志,他殷切的看着我说:“鉴明,这件事千万不敢黄了!”我拍着胸脯说:“市长请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虽然给领导拍了胸脯,事后我真有点后怕——万一黄了呢?
往后的日子,珠海市平沙区政府组织十三人的考察团再次考察宝鸡,考察岐山,考察市场。岐山县政府也由副县长方向毅同志带队组团前往珠海考察。双方还签订了友好县区协议。
由于双方的真诚合作,华丰方便面厂在蔡家坡食品厂原址上顺利建成。开业那天,彩旗飞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来自全国各地食品行业的大佬们笑逐颜开,都来庆贺这个不寻常的日子。熊总在人堆里把我拽了出来,给大家大声介绍说:“这就是为我们这个项目辛苦奔走的郭记者、郭作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把我羞得脸红。
1991年春节刚刚收假,岐山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千人大会,给我披红戴花,庆功祝贺,县委书记赵锦明亲自给我发了四万元的奖金,并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岐山以她博大的胸怀和改革开放的气魄迎接海内外八方来客。
一个项目的成功,不是一两个人所能企及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有无数个幕后英雄在默默无闻地付出。我只是大海里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
十多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华丰企业出现了滑坡不景气,但是华丰方便面的商标像二战时期的可口可乐一样,品牌还在,市场还在,产品还在。每过一段时间,我都要在市场上买一包带有海鲜味、改革开放味的华丰方便面品尝一下,品读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味那一段有滋有味的日子。
熊总的背影已远离世人而渐行渐远,但华丰的味道还劲道悠长,华丰品牌在琳琅满目的方便面品牌大军中虽然离人们越来越淡,但它中华的“华”、丰收的“丰”的寓意,给我们在改革开放征程中重重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珠海创作的那些日子里,我“不务正业”没有创作出文学作品,但我写出了别的作家没有写出来的招商引资这篇大文章!
郭鉴明,岐山县人,西北大学作家班毕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宝鸡市文化创意协会主席,原《西部开发报》总编辑、陕西省政协《各界导报》执行总编辑,曾在《宝鸡日报》开设“鉴明漫笔”专栏。出版有《反骗导弹》等著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珠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