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66%!珠海高新区交出2022年“产业头部”攻坚成绩单
14日,珠海高新区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会议报告称,2022年高新区预计“一区多园”实现营业总收入达3850亿元,同比增长6.6%。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上升至第17位,在全省地级市中位列头部。
2022年,珠海高新区在精准招商、自主创新、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稳中有进。其中,全区工业投资85.4亿元、工业技改投资37.3亿元,分别增长100.4%、45.4%,增速全市头部,推动制造业加快从经济的“压舱石”向“顶梁柱”跃升。
“我们评估考察了很多个城市,发现珠海高新区的数字化建设做得非常好。”深圳市飞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力介绍,“我们计划在珠海高新区投资建设一个无人机机库,将这里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机库管理城市的示范点。”
随着飞拍科技、柏医健康、赛尔微半导体、冠中集创等13个项目现场签约,珠海高新区落实重点产业项目“每月有签约、每月有落地”机制2022年度的“收官之战”落下帷幕。
一年来,珠海高新区高规格举办招商大会、签约仪式等30余场,在深圳、苏州等地开展招商推介,借势航展进行招商引资,与国内47家区域性、行业性商协会达成战略合作,依托校友经济引进清华ECMO装备等高校成果转化项目。
2022年,全区新引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505个、总投资额超785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0个,迈为技术、科创新能源等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招商引资综合考评总分排名全市头部。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源于超300人的“4+3+N”全员招商尖兵队伍的“大兵团”作战硕果。为推动招商队伍素质更好、专业更强、热情更高,珠海高新区出台招商考核激励办法,招商进展每周一汇报、每日一更新,开设高新产研院“特训营”,举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知识专题培训25场。
为推动项目落地提速提效,珠海高新区制定招商项目落地时序图,优化“快速研判、快速签约、快速落地、快速开工、快速投产”机制,实施“方案预审-用地挂牌、方案优化-用地摘牌、项目拿地-启动开工”并联推进模式,控规修改、土规调整、用地报批时限均缩减近50%。
一年来,通桥医疗、博创智能等12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378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开工率达73%;181个项目实现当年投产、投产率达35.8%。
优特电力、光库科技获评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健帆生物获评“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派诺科技获评“2022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竞争力品牌”,10家企业上榜省制造业500强……去年以来,珠海高新区企业成果“多点开花”,离不开营商环境的蝶变,更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精准发力。
一年来,珠海高新区启动培育招引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高企1000家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培育体系。
据统计,全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7家、总数达11家,占全市33.3%、位列全市头部;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45家、总数312家;新增高企43家、总数624家;新增IPO审核排队企业5家,纳睿雷达获同意注册。
去年以来,珠海高新区聚焦做优做强“3+3+1”现代产业体系,出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总部经济等专项政策,制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实施细则,兑现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资金超7亿元。
如今的珠海高新区,“3+3+1”产业集群加速壮大。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7.6%和71.5%,分别实现23.6%和18.7%的快速增长。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分别实现经济规模55.9亿元、80.7亿元、129.2亿元、83.8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分别实现15.4%、27.2%的快速增长。
产业链向高端跃升,也呼吁更高质量的支撑载体。
为了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珠海高新区投入近100亿元系统布局10个5.0产业新空间,8个开工项目投资33.74亿元、建成124.93万平方米,6个项目完成规划验收或规划验收批前公示;动工建设全市首个产业新社区,可吸纳服务超2万名产业工人安居乐业;130个强链项目抢先进驻,拟投资总额148.5亿元,签约面积97万平方米,实现“建成即招满”。
此外,珠海高新区还投入22.5亿元全面完善园区配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国字号”孵化器从4家增至6家,新增孵化器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超1.5万平方米“1元创业空间”,新增科技型企业超164家。提容扩建16个老旧厂房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产业空间近60万平方米。
日前,南方海洋实验室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正式下水。随后,在珠海高新区金银湾未来科技沙龙上,一个旨在引领海洋科技领域成果转化的蓝海科技产业园将落户珠海高新区。
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通过国家航天局验收、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两项发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银奖……一个个科技含量十足的场景,显示出珠海高新区愈发强劲的创新能力。
去年以来,珠海高新区深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安全可控水平。成立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专利授权量增至3963件、增长15%,有效发明专利增至4720件、增长31%。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珠海高新区实施“产业教授”计划,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组建高新区“高校校友联盟”,打造“校友资源+高新转化”合作体系;构建“省级产业基金子基金-区级产投基金和天使基金-园区引导基金-社会风投基金”基金群,规模达158.16亿元。
一年来,珠海高新区深入实施人才友好青年友好“六无忧”行动计划,建立“1+N”凤凰人才服务机制,建设人才一网通平台,在全市率先推出人才奖补“免申即享”项目。全年兑现各类人才扶持资金超2.5亿元、增长28.2%,覆盖企业近1600家次、人才超1.5万人次。
南方观察目标6%!珠海高新区底气何在?
版权声明:本文由珠海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